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是各类国际中文教育标准按语言教育的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为实现“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目标,要构建“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把“完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列为语言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要点。可以看到,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是我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的又一着力点。
把握现状
自1988年我国首个中文教育标准《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试行)》颁布以来,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历经35年,实现了从最初“汉语教学大纲”到现在“中文教育标准”的演变,是典型的内涵式发展。
由“汉语”到“中文”的转变,反映出标准研究范围由原来的“语言”,拓展为现在的“语言”和“文字”,更加注重中文口语形式和书面形式的全方位推广。由“教学”到“教育”的演变,体现出研制目的由原来的重视语言知识和技能习得,演变为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大纲”到“标准”的转变,体现出应用范围由原来的教学前设计、教学中指导,演变为贯穿国际中文教育全过程的整体规划,强调中文学习者的中文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质。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类型丰富
通观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内的中文教育标准,其类型主要有六种:中文能力标准、中文课程标准、中文测试标准、中文教师标准、语言要素标准、专门用途标准。除此六种主要类型外,我国还研制了应用于不同场景、不同范围的各类标准。
这些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以中文能力标准为核心,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具有自洽、完整组织框架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
二是数量可观
我国在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立初期就重视标准的研发工作。截至2021年,全球海内外各类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共计145部。其中,我国主导研制并颁布的标准39部,由海外各国教育管理部门或权威机构研发的共106部,我国研发的标准约占总数的26.9%。2005—2021年间,我国陆续颁布各类国际中文教育标准22部,海外共发布68部,我国国际中文标准研制的数量约占总数的62%。我国在国际中文标准研制数量上取得了一定优势。
三是细化、深入趋势明显
以引领性的中文能力标准为例,从《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试行)》(1988)呈现的词汇、语法“二维基准”模式,到《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2010)引入音节呈现的“三维基准”模式,最终形成《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2021)音节、汉字、词汇、语法“四维基准”模式,中文能力标准的研制越来越注重不同语言要素间的互联互通。我国在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内容的设计和认识上有向纵深发展的趋势。
探索功能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的三个功能是一个紧密相连、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合理的语言规划能够提升语言服务的质量,并使语言推广的深度和广度有所提升。三者协同发挥作用,才能使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的建设产生最大功效。
01 语言规划
语言规划是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
语言教育规划是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与重点。就语言教育规划而言,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能为课程对象、师资原则、课程目标、教法与教材、财力资源、社区原则、评价原则等中文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标准和依据。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不仅要考虑语言教育规划,还要考虑语言地位、语言本体和语言声望规划,注重确立中文在不同场景中的社会地位,规划中文本体的发展方向,形成“易懂、易学、有用、有内涵”的中文形象。
02 语言服务
语言服务是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的出发点。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主要提供语言教育服务。从教师培养上看,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能为中文教师的培养提供标准和规范。
从教材建设上看,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能为中文教材的建设提供内容依据,使中文教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得到保证,为中文语言教育服务的实现提供优秀的媒介。
从教法应用上看,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能为中文教法的应用提供基础依据,为中文语言教育服务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此外,关于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我国已发布多部专门用途标准,这些专门用途标准也是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语言教育外的其他行业和领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语言服务。
03 语言推广
语言推广是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目的。
中文国际推广需要得到语言推广政策的支持与保障。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是中文语言推广政策的实现形式之一,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有助于语言推广范围的扩大和深度的提升。
从语言推广的范围上看,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能够提升中文的普适性,使中文标准的适用范围和环境不断扩大。
从语言推广的深度上看,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能够为世界外语教育研究贡献思路和方法,使中国语言文字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和贡献力有所提升。
秉持原则
一是整体规划与分层设计相结合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下既要有位于顶层的统一“标准”,也要有教育教学各具体环节的“大纲”,还要有指导各教育教学环节实施的“规范”。因此,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在总体设计上应坚持整体规划与分层设计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具有引领性地位的中文能力标准的设计实现对中文等级、中文水平的科学整体划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中文课程标准、中文测试标准、中文教师标准、语言要素标准、专门用途标准等不同类型标准的设计实现对标准的合理分层布局。
二是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国际中文教育是综合性、应用性学科,这使得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在研制过程中要遵循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接受科学理论的指导,又要重视实践经验的获取。
一方面,要综合运用语言习得、教学、规划、传播等多领域的研究成果,探索指导理论。另一方面,要结合汉语作为外语教育时在教学设计、教材编写、教师培养、测试评估、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现实经验,总结参考内容。
三是国际推广与国别对接相结合
推动中文走向世界,既要有世界公认的标准,又要有适合不同语情的标准。因此,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的应用,需要遵循国际推广与国别对接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国际标准走向世界,注重提升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在世界外语教育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倡导各个国家、地区根据具体情况与中国有关机构合作,研制和使用国别化标准,推动将中文纳入目标各国国民教育体系。
持续推进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是涉及多个方面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工程。我们只有认识到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的内涵、特点、功能、原则等,才能使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为我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