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在线解读
|
|
|
来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更新时间:2022-11-03 评论: 0 条 |
|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做客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为加快推动智慧物流发展,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本期访谈特别邀请到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林强、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徐长兴对《指南》进行解读。
(一)主持人:智慧物流受关注程度非常高,请两位嘉宾介绍一下《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出台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林强: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二十大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交通运输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要求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推进交通领域清洁低碳转型等。2021年10月14日,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使人享其行、物畅其流”。2022年1月,全国政协第十五次远程协商会议专题研究“加快智慧物流发展”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快智慧物流发展,做好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加快建设现代交通物流体系,已经成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容,为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智慧物流具有联通性强、融合度广、经济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生态效益好等显著优势,代表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交通运输是我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推进智慧物流发展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如当前比较热的互联网道路货运,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合理匹配供需,有效提升了传统货运物流组织化水平。据统计,目前全国网络货运企业已达到2382家,整合社会零散运力549.3万辆,今年前三季度上传运单6500多万单。如在物流新基建方面,5G通信、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加快智慧港口发展,2022年就有广西钦州港大榄坪南作业区、江苏苏州港太仓港区四期工程等4座自动化码头建成投产,基于区块链的无纸化放货服务已在上海、厦门等9个港口推广应用。同时我们也看到智慧物流发展还面临设施设备不配套、运输组织不衔接、电子单证格式不统一等问题,迫切需要构建协调统一的标准体系,引领智慧物流规范快速发展。
按照《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等总体部署,我部联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系统构建交通运输领域智慧物流标准体系框架,指导下一步标准制修订工作。
徐长兴:去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其中明确提出要围绕交通等领域智慧化转型需求,加快完善相关标准。今年10月14日,第53届世界标准日的中国主题确定为“数字时代的标准化”,再次彰显了数字时代背景下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基础性作用。《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印发恰逢其时,很好地契合了“数字时代的标准化”这一主题。
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这是继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交通强国发展战略以来,再次对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作出部署。建设交通强国,离不开智慧物流标准化工作的全面支撑,需要通过标准化支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物流运输配送服务的深度融合,通过标准化引领交通运输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应该说,交通运输部先行先试,积极构建交通运输领域的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将为系统建设实施全国智慧物流标准体系提供样板,为引领物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助力。
(二)主持人:请两位嘉宾介绍一下近年来我国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开展的工作情况?
徐长兴: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系统化管理、促进物流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我国一直非常重视物流标准化工作,从“十一五”开始,相继发布了《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全国物流标准专项规划》《物流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一系列顶层设计文件,有力推动了我国物流标准体系建设和物流标准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并为加快智慧物流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标准化工作基础。
近年来,国家标准委非常重视智慧物流相关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2021年修订发布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T
18354-2021)首次对“智慧物流”给出了明确定义,推动建立社会共识。前不久刚刚发布的《智慧物流服务指南》国家标准(GB/T
41834-2022),进一步明确了智慧物流服务的特征和关键要素、服务能力保障、服务提供、服务评价与改进等内容,对于提高智慧物流服务水平,促进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林强:交通运输部历来重视交通运输物流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在国家标准委的指导下,我部聚焦物流全链条中的运输配送环节,先后印发了2012和2018两版《交通运输物流标准体系》,为交通运输物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部在智慧物流领域组织开展了一批重点标准研究。比如《道路、水路货物运输基础数据元》《国内集装箱多式联运电子运单》等标准,促进了交通运输领域数据信息交互共享,为实现多式联运“一单制”应用,促进运输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撑。今年9月,我部发布了《无人机物流配送运行要求》《邮政快递无人机监管信息交互规范》,规定了无人机物流配送的基本要求、场地设施要求、作业要求、信息交互和安全要求等,有助于更好推动无人机在物流领域的规范运行和高效服务。
为促进智慧物流发展,我部积极组织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已批复的300多项交通强国试点项目中有60余项与智慧物流相关。同时,我部组织开展自动驾驶和智能航运先导应用试点等工作,推动了10余项智慧物流先导试点项目,相关试点示范成果将及时转化成标准,为加快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主持人:作为顶层设计,请问编制《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把握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林强:我们在组织编制《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时候重点把握以下四项原则:
一是坚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立足综合交通运输特点,合理界定各层次、各领域标准制修订需求,促进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各领域标准协调衔接,推动构建协调统一的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
二是坚持需求导向、创新引领。全面总结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等成果,围绕智慧物流新基建、智能运载装备、数字化物流管理、信息交换共享等方面梳理标准需求,推动先进技术与交通运输业融合创新,加快传统交通运输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物流提质降本增效。
三是坚持突出重点、急用先行。按照智慧物流发展需要,加快重点和急需标准的制定,统筹发挥好产学研用各方、产业链各环节的力量。加强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共同推动标准实施和应用,引导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和运行服务等环节对标达标。
四是坚持多方参与、协调合作。加快建立政府管理部门、物流企业、科研单位、协会学会以及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各类主体协调配合、合作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政府引导,鼓励多方参与,积极发挥市场和企业力量,凝聚工作合力,共同推动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
(四)主持人:请问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徐长兴:正如林强副司长所言,交通运输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是我国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这一领域标准化工作的目标,也就是聚焦基础设施、运载装备、系统平台、电子单证、数据交互与共享、运行服务与管理等领域,完成30项以上重点标准制修订工作,形成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系统全面、先进适用、国际兼容的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打造一批标准实施应用典型项目,持续提升智慧物流标准化水平。
除此之外,我们也将持续完善物流行业基础通用国家标准,抓好物流仓储、包装等其他与智慧物流密切相关领域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与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衔接配套,整体提升我国智慧物流标准化水平。
(五)主持人:请问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主要内容是什么?
林强: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的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业中与智慧物流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不包括市场主体自主制定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在结构设计上,根据《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GB/T
13016-2018),按照交通运输智慧物流的应用特点和技术需求,将标准体系主要划分为基础通用标准、设施设备标准、系统平台与数据单证标准、服务与管理标准等四个方面: 1.基础通用标准:是交通运输智慧物流的总体性、基础性、通用性标准和规范,包括术语、编码与标识、数据资源等。
2.设施设备标准:是交通运输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相关标准规范,包括物流设施、运载装备和终端设备等。
3.系统平台与数据单证标准:是交通运输智慧物流体系中信息平台、系统软件标准,以及数据传输与交换、信息互联、开放共享标准,包括系统平台、数据交互与共享、电子单证等。
4.服务与管理标准:是适用于交通运输智慧物流领域的作业流程、运营服务、监测管理、质量评价等相关标准规范,包括运行服务、监测评价等。
对应前述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结构,纳入标准明细表的主要标准共计三大类72项,其中,现行有效标准28项,在研标准9项,待制定标准35项。
(六)主持人:《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已经正式发布,请问对下一步工作重点有何考虑?
徐长兴:下一步,国家标准委将以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为主线,重点从国家标准的研制与推广应用两大方面入手,继续加大对交通运输领域智慧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支持力度,以标准支撑物流运输与配送服务数字化转型,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
一方面,与交通运输部共同做好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的组织落实。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形成标准化工作合力,按照“突出重点,急用先行”的原则,支持智慧物流相关国家标准快速立项和发布,更好地推动标准化工作与行业应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协调并进。
另一方面,加强智慧物流重要标准的宣贯实施。我们将依托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等渠道,支持交通运输智慧物流领域开展标准化建设。特别是,响应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关注深圳、上海、重庆等一批物流节点城市,通过试点带动智慧物流“标准群”的整体实施应用,培育一批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
林强:为更好地推进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近期我们将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凝聚行业力量,研究成立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化工作组织,为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加大项目支持力度,重点在智慧物流枢纽、智能终端、电子单证、国际物流、互联网道路货运等方面加快研究制定一批重点标准。
三是全面总结和推广应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经验,推动形成一批智慧物流标准规范。充分吸纳高校、协会、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凝聚工作合力,提高标准制定效率。
四是搭建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化国际交流平台,支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交流合作,促进智慧物流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的联动与融合。积极借鉴智慧物流相关国际和国外标准,促进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衔接。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推动我国智慧物流标准广泛应用,促进国际物流渠道畅通和贸易发展。
|
【返回新闻首页】【关闭窗口】【发表评论(0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