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商品包装具有保护商品、方便储运、指导消费等功能,但空隙过大、层数过多或成本过高的包装,显然超出了其基本功能。研究表明,我国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40%,在这些包装废弃物中,大部分是过度包装产生的。商品过度包装不仅浪费资源能源、污染生态环境,还增加了消费者负担,给社风民风带来不良影响,急需加大治理力度。
01 国外治理商品过度包装的标准化实践
国外通常利用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等措施,采用标准控制、生产者责任延伸和经济手段控制等方式,加大商品过度包装治理力度。其中,标准主要对包装容积、包装空隙、包装层数、包装成本等设定限值标准
;生产者责任延伸主要是让商品生产者、进口商与零售商承担起包装回收再利用与再处置的责任,从供给侧督促生产经营者采用包材少、易回收的设计
;经济手段控制主要是对居民征收垃圾清理费或包装税,从消费侧引导消费者选择简单包装。下文以韩国、日本的实践为例,重点剖析域外利用标准控制过度包装的主要做法。
韩国
1993年,韩国首次发布《产品包装材料和包装方法标准法规》,最新修改于2022年4月。该标准覆盖食品、化妆品、洗涤剂、杂货、药品、服装、特定电子产品等7大类、14个细分小类,并对不同产品的包装空间比例、包装层数作出规定。根据不同产品特性,标准将包装空间比例要求分为10%
以下、15% 以下、20% 以下、30% 以下和35% 以下等5个限值要求,包装空间比例按照《商品包装 ( 消费包装 )空间比例测量方法》(KS T
1303-2019)测定,如花式蛋糕包装空间比例要求35% 以下。
日本
在日本,政府制定了《促进包装容器的分类收集和循环利用法》,各行业、各地制定包装限制指引。如,日本百货业协会成立专责委员会制定《包装新指引》标准,规定尽量缩小包装容器的体积,容器内的空位不应超过容器体积的20%,包装成本不应超过产品售价的15%。再如,东京都出台的《商品礼盒包装适当化细要》规定包装容器的空隙原则上不超过整个容器的20%,商品与商品之间的间隙必须在1cm
以下,商品与包装箱内壁之间的间隙必须保持在5mm 以下,包装费用应在产品价格的15% 以下。
02 我国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标准化建设
包装层数要求
包装层数是指完全包裹内装物的可物理拆分的包装的层数,这里的完全包裹是使包装物不致散出的包装方式。如,接触月饼的塑料包装袋、外层的包装盒均应计入包装层数,而月饼盒内的托盘不是完全包裹,粽子的粽叶属于固有属性材料,均不计入包装层数。新标准要求,粮食及其加工品不应超过3层,其他商品不应超过4层。第1号修改单进一步细化了月饼和粽子包装层数要求,将月饼和粽子的包装层数从要求不超过4层调整为不超过3层。
包装空隙率要求
包装空隙率是指包装内去除内装物占有的必要空间容积与包装总容积的比率。由于内装物的形状、形态、密度不同,要实现保护产品、方便储运等功能,需要给予商品一定的必要包装空间。必要空间系数是计算包装空隙率的核心要素,反映了包装紧凑程度,数值越小表示包装空隙越小。新标准给出了31类食品和16类化妆品的必要空间系数。如,第1号修改单将月饼的必要空间系数从12降低为7,将粽子的必要空间系数从12降低为5。我们首先用内装物净含量乘以必要空间系数算出必要空间容积,然后用扣减必要空间容积后的包装容积除以包装总容积,即可算出包装空隙率。我国的包装空隙率与韩国的包装体积比例内涵基本相同,但是计算方法不同,要求也不同。新标准按照单件净含量的不同,将包装空隙率分成6个等级要求,如,单件净含量大于50ml
或50g的,包装空隙为不超过30%。在判断食品或化妆品适用的包装空隙率等级时,需要根据单件的净含量确定,这里的单件是指具有独立包装且净含量标注明确的物品。如,每块月饼均有独立包装且标注了净含量,就可以按照单块月饼的最大重量来确定适用等级,否则按照总净含量来确定适用等级。
混装要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于2005年发布的《关于规范月饼价格、质量、包装及搭售等行为的公告》明确要求,不得将月饼同其他产品混合包装、销售。调研发现,96.8%
的月饼不存在混装,粽子有24%
存在混装,主要是南方地区混装鸭蛋等较为普遍。结合实际情况,第1号修改单增加“月饼不应与其他产品混装,粽子不应与超过其价格的产品混装”的要求。
03 下一步工作考虑
健全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标准。按照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标准需求,梳理现行国家标准,补齐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标准短板,加快食用农产品限制过度包装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修订《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国家标准。鼓励社会团体制定与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强制性标准配套,或者引领包装绿色低碳发展的团体标准。
加强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标准实施。充分发挥标委会、行业协会、技术机构作用,面向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包装生产企业、商超和平台企业,系统开展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标准宣贯培训,引导企业尽早贯标、用标和达标。动态监测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标准实施效果和问题,不断强化标准实施,持续提升标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