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70余年的发展,中国标准规模、标准水平、体系建设以及标准国际地位和治理能力均得到大幅提升。中国是世界标准大国,但还不是标准强国。面对制造强国尤其数字经济下的制造强国建设,中国标准化战略如何转型是现阶段标准化工作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中国经济结构以及中国标准化工作的现实决定,中国不能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标准化战略转型经验。事实上,与老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环境不同,中国所实现的工业化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工业化,而是以信息化引导工业化、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下的工业化。因此,根据中国经济实际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标准化战略的成功经验,走出中国自己的标准化战略之路才是现实之选。
一、政府和市场主导制定标准范围的确定
从中国标准发展历程可见,政府主导是中国标准化的传统。但这显然并不符合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现实,因此2021年《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将其进行调整,到2025年实现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从上述西方发达国家标准化经验来看,完全由政府供给、由市场供给和实行政府与市场共同供给是标准制定的三种基本模式。中国、塞尔维亚和白俄罗斯属于传统的政府主导型,德国和美国属于典型的市场主导型,日本则属于政府和市场并重型。但中国的经济结构及经济发展目的决定中国标准化并不适用于德国、美国的完全市场供给。标准化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和市场供给并重改变既能有效发挥标准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又符合中国经济现实。但问题在于如何在政府与市场之间进行分配,这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范围划分问题,防止出现交叉管理和管理空白。
二、标准制定模式的选择
中国传统的标准制定以“自上而下”为主。但伴随中国标准制定主体的改变以及对标准刺激技术创新需求的提升,传统单一的“自上而下”标准制定模式或许不再适合现阶段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从西方发达国家标准化经验看,也存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不同模式,德国和美国采取“自下而上”,而欧洲和日本则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而从中国标准制定主体看已经逐渐从政府主导向政府和社会共办转变,由此可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似乎是更适合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实际。但问题在于中国长期以来实行政府主导的标准制定模式,如何建立有效的“自下而上”标准制定模式并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对于中国标准化战略转型而言是个巨大挑战。
三、“后补式”与“前导+研发”模式的选择
中国传统的标准化模式大多是产品在技术成熟后再进行标准制订,属于“后补式”标准模式,通常适用于技术变革慢、产品成熟周期长的传统制造业,对于数字产业、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并不适用。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显著的高技术性、更强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灵活的动态性与适应性等,与传统产业明显不同,而这为“后补式”标准化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从西方发达国家标准化经验看,战略新兴产业“前导+研发”模式明显。以德国为例,在德国工业4.0标准化战略中已经带有明显的“前导+研发”模式特征,即伴随先进技术的研发,标准化同步甚至超前进行,为产业发展勾勒出整体框架.伴随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中国传统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实行制造业数字化:另一方面,数字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因此,“前导+研发”标准似乎更有利于数字经济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升级与发展。但显而易见,“前导+研发”标准在中国经验比较匮乏,从研发强度、人才储备、标准化制度等方面限制重重,如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前导+研发”标准化工作的发展瓶颈。
四、标准协调机制的选择
传统标准体系更加注重基础标准以及产品技术标准的制定,标准的协调机制几乎没有得到应有之关注。但事实上,制造业系统包括多个复杂的模块,不同模块间所需的接口与集成都需要标准的协调,尤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下,企业内部不同部分之间、不同层级的集成、不同平台的数据共享、国内市场与国际的衔接对协调机制的要求都进入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新形势下中国标准化战略应重点关注标准的协调机制建设,做好协调机制的选择。而标准制订的协调机制有三种基本形式,即政府协调、非官方委员会协调和市场协调即企业协调。中国标准的传统协调机制是否需要转型以及如何转型以适用制造业发展新需要?是单一地延续政府协调还是政府与非官方委员会协调还是政府、非官方委员会加上市场共同协调?
五、标准国际化路径的选择
从世界主要制造强国德美日标准化战略选择可以发现,发达国家均把标准的国际化放在整个标准化战略中最突出、最重要的位置,以标准的国际化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抢占国际标准竞争制高点和提升其标准地位与治理能力。而至于标准的国际化路径选择,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主要包括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促进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转换以及承担更多的国际标准组织工作等方式。近些年来,中国在标准的国际化道路上付出了诸多努力,且取得丰硕成果。截至2017年,中国累计仅主导制定330余项国际标准,但与此同时,中国在国际标准竞争中被胜利采标的比率较低。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披露,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古国际标准总量比例不足1%。可见,对于制造强国建设和提升治理能力来说,中国的标准国际化还不够。那么,接下来新形势下中国标准的国际化之路应该如何选择,是齐头并进还是重点突破?而所有标准齐头并进向国际标准转化和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似乎并不现实。那么有选择性地、有针对性地在重要领域进行突破,例如参与数字经济、智能制造、5G、轨道交通等新兴领域的国际技术标准制定是否可行以及如何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