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的续航里程问题,再次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从冬季到来,电动车变成“电动爹”;到年末角逐,各大车企加码宣传续航里程;再到春意初察,李想突然痛斥同行“自嗨式等速宣传”……对用户而言,“续航焦虑”这个问题,已经持续发酵了整个冬季。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已成了迫在眉睫之事。
3月11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了一份报告——《客观分析电动车续驶里程波动因素,产业各方将从多角度做出改变》。报告指出,虽然当前尚存部分应用场景下的里程短板,但近年来电动汽车性能
已经快速提升并能满足大部分场景需求。行业应该重视电动汽车续驶里程问题,并从多层面提升电动汽车用户体验。
“场景应用差异化”与“NEDC带来的落差感”
“新能源汽车就是个骗局!”这是在经历了心理落差以后,不少消费者脱口而出的愤懑。
报告显示,部分应用场景下续驶里程与消费者心理预期的显著差异是引起消费者里程焦虑的主要原因。传统燃油车也存在里程波动现象,但由于电动汽车里程极限与燃油车尚存差距,消费者对其里程波动更加敏感。
综合而言,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引起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变化增加了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冬季空调、电池加热导致的附件能耗因素变量,二是电池储能本身特性导致的能量因素。
其次,我国能耗和排放法规引用欧洲NEDC测试体系,与我国纯电动汽车的实际行驶工况不相符,不能真实的反映出实际续驶里程,这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心理预期与实际里程的显著落差。
报告分析,造成NEDC与实际行驶里程差异较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市区市郊里程分配不合理,在现行标准中城市工况占比70%,市郊占比30%,这与我国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别,同时怠速比例也相差很多。
二是工况测试是在常温不开空调的情况下进行的,而现实中车辆开启空调的时间很多,而且电池性能、制动回收效果也会随温度降低而下降。
三是工况中减速阶段的较为缓慢,非常有利于电动汽车进行制动回收,实际使 用中,汽车的减速往往更快速,制动回收不完全。
当务之急:解决场景短板,多层面提升用户体验
纵然被千般诟病,其实电动汽车的里程极限已在逐步逼近燃油车。但是,由于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及里程尚不能达到燃油车水平,因此电动车在部分区域和场景应用下仍存在短板。
随着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以及车辆技术的进步,我国电动乘用车的平均续驶里程已经突破300公里,部分产品能够超过400公里,且随着技术进步,满足市场出行里程需求的产品将会成为普遍现象。
在城市出行中,大部分居民主要以上班及日常通行为主,日行驶里程较短,根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研究数据显示,典型城市日均行驶里程在50公里以内。而从北京出行特点来看,在普通工作日,日行驶里程低于200公里的占比为99.97%,在法定节假日,90.1%的车辆行驶在150公里以下。按照电动汽车续驶里程300公里为基准,考虑夏季与冬季的温度变化,假设里程波动为30%,综合续航能力约为210公里,仍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出行需求。
虽然电动汽车续驶里程能够满足大部分出行需求,但在在部分应用场景,比如极寒、城际长距离以及日行驶里程较长的运营车辆,在当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充电时间较长情况下,相对于传统燃油车仍存在短板。
目前行业应该客观认识电动汽车里程问题,不能因为出现问题就限制和否定其发展,但也要重视里程问题对电动汽车进一步推广的影响。
同时,建议各方从完善法规、正确引导、提升技术、创新模式及充电布局等多层面提升电动汽车用户体验。
具体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重视电动汽车里程问题,完善管理并提升技术水平。
加强事后监管,完善工况法规:一是加强汽车产业事后监管制度;二是加快中国汽车工况的导入工作;三是加强仪表等相关标准测试及测试方法的研究,保证续驶里程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减少由于显示问题导致的抛锚及安全问题。
完善标识管理,正确引导消费者:一是完善标识管理,给与消费者更多参考信息;二是企业在宣传时应正确引导消费者;企业及第三方平台在产品宣传时,要正确和积
极的引导消费者,绝不能把60公里等速测试作为宣传误导消费者。
提升电动汽车储能及节能核心技术:一是提高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二是提升电动汽车及关键部件的节能技术。
创新运营模式,建立维保体系:一是构建符合消费者工况的里程服务;二是因地制宜选择推广方案;三是建立维保体系。
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一是合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提升充电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