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舶来品的精酿啤酒,在国内即将迎来第一个行业标准性文件。
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表示,《工坊啤酒及生产规范》在制订过程经历了多次讨论,预计将在11月底到12月初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工坊啤酒的英文名称是“Craft beer”,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精酿啤酒。
由于考虑到产品名称是对行业的定性,所以命名时采用工坊啤酒来代替之前精酿啤酒的说法。
美国精酿啤酒的定义
在美国,美国酿造者协会(Brewers Association,以下简称BA)对精酿有更为权威界定。
1)小的:年产量不多于600万桶(约70.2万吨);
2)独立的:非精酿酿造者或公司机构的股份占比不能超过 25%;
3)传统的:大部分啤酒的风味都必须从传统或者创新的原料与发酵工艺中获得。
然而,许多美国精酿啤酒商近几年来都开始酿造非啤酒的饮料。
因此,BA近期正在考虑重新修订精酿啤酒的定义,以满足啤酒商更多的需求。
国内精酿市场的布局
百威、青岛、华润、燕京、珠江等各大啤酒商都早已瞄准了国内的精酿啤酒市场。
2011年,啤酒巨头百威英博收购了芝加哥精酿啤酒品牌“鹅岛”,在中国推出鹅岛IPA、312小麦艾尔和Honkers
艾尔这三款啤酒。2016年,收购了上海啤酒屋“开巴”。去年,还收购了上海精酿啤酒品牌拳击猫。
青岛啤酒推出青岛皮尔森啤酒、全麦白啤、IPA精酿啤酒和经典1903。
燕京啤酒自2013年开始研发德式小麦白啤,桂林漓泉的全自动精酿啤酒生产线也于2017年6月正式投产。
珠江啤酒推出雪堡红啤酒、黑啤酒、白啤酒、蔓越莓啤酒、桂花蜂蜜啤酒等系列的精酿啤酒,并在精酿啤酒生产线及体验门店建设项目投入大量资金。
工坊啤酒标准带来的影响
目前起草委员会还没有对外公布《工坊啤酒及其生产规范》的具体内容,但根据参与标准制定的企业透露,团体标准的内容框架覆盖面比较广。
上海一位资深精酿啤酒师认为,这一标准覆盖面广,很多细节方面在行业内还是有争议的。
目前一些酒吧和自酿啤酒生产企业,采用“前店后厂”的模式,在工艺把控、菌群控制上发挥的空间会比较大,但是一规范下来,啤酒的个性化部分就会少。
而何勇表示,目前工坊啤酒领域还没有任何约束性的标准和规则,既然是标准,就会提出要求,更重要的是树立行业的底线意识。
为工坊啤酒赋予标准并不是要限制工坊啤酒的发展,而是通过界定范围来保护这一行业的发展。
面对行业现存的缺乏标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工坊啤酒即将有章可寻,你期待中国的工坊啤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