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北京市人大代表对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居家养老健康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透露,居家养老服务标准有望在2018年年底作为北京市地方标准正式发布。
2020年每个街道建养老照护中心
郝志兰委员提出,是否可以利用腾退空间建设养老和医疗服务设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总工程师申晓称,新版总规批复后,北京市本身就确定了北京市居家养老的服务规范和医疗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在年底前要编制完成。养老专项规划是依据已经明确的建成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要求,提出要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以街道乡镇为基本单元,建立就近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的服务需求,医疗专项规划中把老年人作为重点的关注对象。
针对代表提出的资源配置问题,他表示,从空间上来说,在中心城区准备用多种方式来增加养老用地的供应,补足养老用地的短缺,比如通过优先利用疏解腾退后可利用的空间和闲置资源;鼓励国有企业利用自有用地改造和新增;鼓励集体经济组织提供养老服务。在2020年之前,每个街道或者是乡镇至少建设一所具有基础养老和社区居住养老功能的街乡镇养老照护中心。“近期我们在总规的编制过程中发现昌平的北七家镇缺少养老机构,已经将北七家镇东三旗村的一个住宅项目调整为养老机构设施”。
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强称,在新批的项目里一律把握两个原则,一是没有内设医疗服务机构的,必须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邻或者是相应的医院紧邻。二是改造现有所有的养老机构,必须有80%以上床位的护养功能,或者是20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要内配医疗机构。目前,六家市级养老机构已经全部建成,全部具有内设医疗功能。16家区级养老机构有10家整体运行,还有6家在努力内设医疗功能。
居家养老服务标准有望年底发布
针对北京市人大代表郑红强提出了部分驿站经营不善的问题。李红兵称,2018年全市建设了68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其中450家是城区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目前,建成驿站当中80%以上的驿站都是政府无偿提供场地。2016年驿站的设施设计和服务标准已经出台,现在编制出台了北京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框架,包括了四类标准,共48项内容。同时通则和助餐服务这七项居家养老服务标准的草案有望在今年年底作为北京市地方标准正式发布。
关于监管的问题,他说,东城区已经全面实施了驿站服务流量的全程监控,通过养老助残卡采集老年人获取服务的过程数据进行过程监控,这项工作正在全市进行推广。北京市养老服务驿站服务质量的星级评定办法也正在编制,“细则在12月底就可以出来,有助于更好地推进北京市养老服务驿站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