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对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合理诊治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医学界对非淋性尿道炎的概念、检测、治疗等方面的认识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已经基本不再使用非淋菌性尿道炎这一名称,代之以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也取得一定进展。因此,有必要制定《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断标准》。本标准的制定将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指导,为其流行病学监测和疫情报告提供诊断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参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编写的《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指南》(2007)、美国《性传播疾病治疗指南》(2010)等,结合我国性病诊治临床实践而制定。其内容主要包括前言、范围、术语和定义、诊断原则、诊断依据、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三个规范性附录。
在诊断标准中,设置了“确定诊断”和“无症状感染”,没有设置“疑似诊断”和“临床诊断”。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如果设置“疑似诊断”和“临床诊断”,可导致各种生殖道感染均进入疑似诊断及临床诊断。在目前技术进步和普及条件下,快速、准确诊断成为可能,故只设置“确定诊断”和“无症状感染”,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
相关链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卫通[20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