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诊断 |
|
标准编号:WS 216-2018 |
标准状态:现行 |
|
标准价格:0.0 元 |
客户评分: |
|
立即购买工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
|
|
|
|
|
本标准规定了登革热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于登革热病例的诊断。 |
|
|
|
英文名称: |
Diagnosis for dengue fever |
替代情况: |
替代WS 216-2008 |
中标分类: |
>>>>C59 |
ICS分类: |
医药卫生技术>>11.020医学科学和保健装置综合 |
发布部门: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发布日期: |
2018-03-06 |
实施日期: |
2018-08-01
|
起草单位: |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
起草人: |
何剑峰、张复春、王世文、殷文武、李建东、李兴旺、秦成峰、王建、吴德、邓爱萍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
|
本标准第5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WS 216—2008《登革热诊断标准》。
本标准与WS 216—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
——术语和定义删除了束臂试验,增加了重症登革热和NS1抗原(见第2章,2008年版的第2章);
——修改了临床表现(见第3章,2008年版的3.2);
——修改了实验室检查(见第3章,2008年版的3.3);
——删除了“血液浓缩;低白蛋白血症”指标(见2008年版的3.3.3);
——增加了“发病5d内的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阳性”指标(见第3章,2008年版的3.3);
——修改了疑似病例(见第5章,2008年版的5.1);
——修改了临床诊断病例(见第5章,2008年版的5.2);
——修改了确诊病例(见第5章,2008年版的5.3);
——增加了重症病例(见第5章,2008年版的的5.4);
——调整了附录A和附录B的顺序;
——附录A中增加了“酶联免疫法检测登革病毒NS1抗原”方法,删除了原有的“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登革病毒血凝抑制抗体”方法(见附录A和附录B,2008年版的附录A和附录B);
——修改了附录D中内容,将原有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改为“重症登革热”,
将重症登革热的高危人群和早期识别重症病例的预警指征纳入(见附录D,第5章,2008年版的附录D)。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剑峰、张复春、王世文、殷文武、李建东、李兴旺、秦成峰、王建、吴德、邓爱萍。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WS 216—2001;
——WS 216—2008。 |
|
|
前言 II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诊断依据 1
4 诊断原则 2
5 诊断 2
6 鉴别诊断 2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登革热血清学检测方法 3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登革热病原学检测方法 10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登革热的鉴别诊断 16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登革热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18
参考文献 2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