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0221—1998《感官分析 术语》。
本标准与GB/T10221—19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2.10、2.11、2.16、2.27、2.38、2.39、3.10、3.11、3.18、3.20、3.21、3.22、3.23、3.34、4.9、4.11、4.14、4.15、4.16、4.17、4.30、4.36、4.46、4.52、4.53、4.56、4.58、4.60、4.61、4.63、4.64、4.66、5.12、5.15、5.23、5.24、5.25、5.26、5.27、5.29.1、5.29.2、5.30、5.31、5.32、5.43、5.46、5.47、5.48);
———修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2.1、2.2、2.5、2.8、2.9、2.13、2.15、2.21、2.24、2.28、2.30、2.31、2.32、2.33、2.35、2.36、3.4、3.8、3.9、3.12、3.16、3.17、3.19、3.24、3.25、3.26、3.27、4.2、4.3、4.4、4.5、4.6、4.7、4.8、4.12、4.13、4.19、4.21、4.23、4.24、4.25、4.27、4.31、4.34、4.35、4.37、4.38、4.39、4.40、4.41、4.44、4.45、4.50、4.51、4.54、4.55、4.57、4.59、4.62、4.67、5.3、5.4、5.6、5.7、5.9、5.10、5.16、5.19、5.22、5.29、5.37、5.38,1998年版2.1、2.2、2.5、2.7.1、2.8、2.10、2.29、5.5、2.15、2.18、2.20、2.22、2.23、2.25、2.26、2.27、2.4、3.12、3.4、3.9、3.10、3.22、3.13、3.29、3.30、3.31、4.22、4.2、4.5、4.8、4.10、4.12、4.14、4.49、4.50、4.19、4.18、4.20、4.33、4.39、4.41、4.43、4.44、4.45、4.46、4.47、4.40、4.51、4.54、4.55、4.58、4.59、4.60、4.61、4.62、4.63、4.30、4.32、5.13、5.14、5.16、5.17、5.20、5.23、5.6、5.10、5.26、5.27、5.32、5.33);
———删除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1998年版2.7.2、2.14、3.6、3.18、3.19、3.21、3.28、4.3、4.4、4.6、4.7、4.9、4.23、4.24)。
本标准采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5492:2008《感官分析 术语》(英文版)。
本标准与ISO5492:2008相比,本标准未对技术内容进行修改,只做了以下编辑性的修改:
———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
———删除了国际标准前言,增加了国家标准前言;
———按照我国标准要求调整国家标准章节序号,将国际标准中“范围”、“1 一般性术语”、“2 与感觉有关的术语”、“3 与感官特性有关的术语”、“4 与分析方法有关的术语”,按照我国标准要求修改为“1 范围”、“2 一般性术语”、“3 与感觉有关的术语”、“4 与感官特性有关的术语”、“5 与分析方法有关的术语”。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玲、刘继红、钱永忠、王敏、张军锋、王建、刘进玺、毛雪飞。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0221.1—1984、GB/T10221—1998;
———GB/T10221.2—1984、GB/T10221—1998;
———GB/T10221.3—1984、GB/T10221—1998;
———GB/T10221.4—1984、GB/T10221—19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