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6260《软件工程产品质量》分为如下几部分:
-第1部分(即GB/T16260.1):质量模型;
-第2部分(即GB/T16260.2):外部度量;
-第3部分(即GB/T16260.3):内部度量;
-第4部分(即GB/T16260.4):使用质量的度量。
本部分为GB/T16260的第4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IECTR9126-4:2004《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4部分:使用质量的度量》。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技术报告改为本部分;
h)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修改了国际标准的引言;
c)由于原国际标准ISO8402:1994已废止,因而本部分第3章删去了ISO/IECTR9126-4:2004
中第3章对这个文件的引用;同时,据此原因,本部分中D.1.1也删去了原文中的注1,使本部分的附录D与GB/T1626。第2,3部分的附录D保持一致。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和附录G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浙江省电子产品检验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根兴、葛孝梦、韩良秀、冯惠、王凌、宣以广 |
|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626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8566-2001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idtISO/IEC12207:1995)
GB/T16260.1-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1部分:质量模型(ISO/IEC9126-1:2001,IDT)
GB/T16260.2-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2部分:外部度量(ISO/IECTR9126-2:2003,IDT)
GB/T16260.3-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3部分:内部度量(ISO/IECTR9126-3:2003,IDT)
GB/T18905.1-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1部分:概述(ISO/IEC14598-1:1999,IDT)
GB/T18905.2-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2部分:策划和管理(ISO/IEC14598-2:2000,IDT)
GB/T18905.3-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3部分:开发者用的过程(ISO/IEC14598-3:2000,IDT)
GB/T18905.4-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4部分:需方用的过程(ISO/IEC14598-4:1999,IDT)
GB/T18905.5--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5部分:评价者用的过程(ISO/IEC14598-5:1998,IDT)
GB/T18905.6-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6部分:评价模块的文档编制(ISO/IEC14598-6:2001,IDT)
GB/T18491.1-2001信息技术软件测量功能规模测量第1部分:概念定义(idtISO/IEC14143-1:1998)
ISO9241-11:1998使用视觉显示终端(VDTs)办公的人类工效学要求易用性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