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背景
近年来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驱动下,电厂侧储能逐步开始规模化应用发展,储能辅助火电机组联合调频、新能源场站配置储能改善并网特性等应用场景全面铺开。
电厂侧电化学储能系统一般从发电厂厂高变低压侧接入,储能的运行将直接影响厂用电负荷及厂区生产安全,进一步可能影响发电机组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规范电厂侧储能系统的调度运行管理,保障电厂侧储能的安全运行,应有针对性地制定电厂侧储能的调度运行管理规范。
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2019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出版技术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2019]58号)的要求,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牵头开展了行业
标准《电厂侧储能系统调度运行管理规范》的编制工作。历经多次调研和讨论,于2021年4月26日发布了行业标准DL/T 2314-2021《电厂侧储能系统调度运行管理规范》,并于2021年10月26日开始正式实施。
2. 编制依据
标准编制过程中,重点参考了国内外储能相关标准,如GB/T 36547《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GB/T 31464 《电网运行准则》、GB 38755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等相关标准或规范,同时结合广东、山西、江苏、河南、冀北等地区的电厂侧储能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并最大范围内征求了行业内设备厂商、电站运营商、电网公司、发电公司等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反复推敲,力求通俗易懂,尽量使
标准内容和条文便于理解、引用和实施。
3. 内容解读
3.1 前言
标准的前言主要规定了标准所依据的起草规则、提出和归口信息、起草单位和起草人。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由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50)、全国电网运行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46)归口。
3.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厂侧储能系统在调度、继电保护、通信、调度自动化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发电厂关口计量点以内接入电网,与电厂作为同一调度对象、接受电网调度管理的储能系统的调度运行管理。
3.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在沿用已有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厂侧储能系统”术语定义。
电厂侧储能系统:在发电厂关口计量点以内接入电网,与电厂作为同一调度对象、接受电网调度管理,可循环电能存储、转换及释放的系统。
“电厂侧储能系统”明确了以关口计量表为依据,界定电厂侧储能的范围,可与电网侧、用户侧储能明确区分;同时强调与电厂作为同一调度对象、接受电网调度管理,明确了电厂侧储能的调管关系。通过上述定义,将本
标准的对象表述得更加全面和准确。
3.4 基本规定
本章提出了电厂侧储能的调度运行管理应遵循的基本规定。
本章明确了电厂侧储能系统的技术要求、并网运行条件、电网和电厂的运行界面和职责。针对电化学储能电池的衰减特性,规定了电厂应每年进行储能系统有效容量、效率、响应时间等基本参数测试及核定。
3.5 调度管理
本章规定了电厂侧储能的调管关系,并将电厂侧储能的运行控制模式分为储能和机组联合、非联合控制模式,规定了不同模式下的并网运行、功能性能和调度操作要求。进一步规定了在功率振荡、继电保护或安全自动装置动作、系统频率电压异常等情况下,电厂侧储能系统的控制原则。
3.6 继电保护管理
本章规定了电厂侧储能保护的配置及整定原则,以及与电厂侧、电网侧保护的协调要求。
3.7 通信管理
本章规定了电厂侧储能自动监控系统的通信架构和通信协议,以及与电厂、调度机构的通信要求,并规定了在通信故障或异常情况下的处置原则。
3.8 调度自动化管理
本章规定了电厂侧储能自动监控系统功能和网络安全防护的要求,提出了电厂侧储能系统应能监测涉及储能运行的发电机组和厂高变信息,能保存告警和故障处理过程,以及不同层级的数据存储周期的要求。针对电厂侧储能控制系统策略和逻辑需常态化滚动更新的情况,提出了电厂侧储能自动监控系统软件版本管理的要求,同时规定了监控系统异常情况的处置原则,保证策略更新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编制背景、编制依据和标准内容等方面对标准DL/T 2314-2021《电厂侧储能系统调度运行管理规范》进行了全面解读。DL/T 2313-2021《参与辅助调频的电厂侧储能系统并网管理规范》与DL/T 2314-2021《电厂侧储能系统调度运行管理规范》作为电厂侧储能并网的两大标准,分别针对电厂侧储能正式投产前、后的并网运行管理规范进行规定,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关系、相互支撑,建议将两个
标准结合起来理解。
(来源:陆秋瑜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并网与新能源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