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的有序发展离不开规范的行业标准,随着预制菜市场潜力的释放,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将发展预制菜作为经济抓手之一。2022年以来,广东、四川、浙江、上海、江苏等多个省市出台预制菜相关产业的政策指导文件和相关标准,涉及原料、加工、配送、包装、专业术语等多个方面,弥补了多项行业规范的空白,进一步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预制菜相关企业6.4万余家,速冻食品企业、农牧水产企业、餐饮企业等纷纷入局预制菜领域,不同类型的企业借助各自优势在预制菜领域大展拳脚的同时,也出现原料质量、成本控制、品牌建立、冷链运输等方面的问题。
1月10日,在盒马鲜生(百荣店)计划购买黑椒牛肉粒半成品的消费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因为制作方便,我经常会购买半成品,也间接了解到当下预制菜产品的标准并不统一,可以说各地有各地的标准、各餐品有各餐品的标准,在购买时就倾向于选择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产品,也更喜欢去店里购买看得见的产品。”
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安全的疑惑在各大电商平台都能找到相关评论。淘宝上,某品牌酸菜鱼预制菜的评价中就有消费者对产品配送物流、鱼肉新鲜度提出质疑。
预制菜的线上线下火热背后涌现出的各类问题也不断促使行业完善标准,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尽管业内尚未形成预制菜十分统一、标准的定义,但各行业企业正做出努力。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各地政府部门、产业组织和企业发布了30余部预制菜相关标准。其中,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预制菜》团体标准中对预制菜的定义为,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和(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4月27日,由江苏省餐饮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江苏省餐饮协会牵头的《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发布;5月16日,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发布首批7项预制菜团体标准,包括《预制菜标准体系构建总则》《预制菜术语定义和分类》等;5月31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预制菜术语》《预制菜分类》《预制菜冷链配送操作规范》地方标准;6月6日,京东超市联合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发布并实施电商渠道首个《佛跳墙预制菜标准》……
除了各种关于预制菜菜品、加工方式等标准外,各地还就预制菜产业发展发布相关政策。预制菜产业园区的建设对推动农业初加工企业向产业链下游拓展,鼓励食品企业积极开发预制菜产品,支持餐饮企业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引进和培育预制菜示范企业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12月29日,重庆市梁平区会同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市场监管局、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共同参与组织起草的《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指南》地方标准发布。该标准提供了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的选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厂房建设、功能区建设等方面的指南。据介绍,该标准是全国第一个发布的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地方标准,它的出台将为重庆抢占行业风口、瞄准靶向发力,加快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标准引领作用。
目前,四川省也发布了《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10条举措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质量标准建设,包括加强质量标准建设、支持产品创新开发、培育企业主体、支持原料基地建设、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支持品牌矩阵打造、支持产品市场拓展、支持冷链物流建设、支持产业集群发展、强化服务保障。其中,对相关单位主导制定并获批发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给予一定补助。支持中央厨房参与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奖补。
“在预制菜领域,企业都非常认真地投入相关标准的建设中,各地也有各种各样的投入建设意愿。”在相关政策支撑下,企业也在不断发力,正大集团中国区电子商务部预制菜项目负责人步孟轩表示,目前预制菜的标准主要以企业标准为主,缺乏的是行业标准。对于国家标准来说,因为这类标准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安全属性和基础标准,现在国家标准中涉及到预制菜的指导集中在调理类、速冻类以及常规性的食品安全标准,现有阶段的预制菜标准正以小为主并不断做大,或者说往国家标准方向去做。此外,预制菜按照菜肴自身的品类来说数量非常大,涉及的制作工艺、口味偏好各有不同,所以预制菜菜肴的团体标准建设需要朴实化和个性化相互协调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