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22年会上,浙江省金融学会正式发布了《小微企业绿色评价规范》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在人民银行杭州中支、台州市中支、湖州市中支及湖州金融办指导下,得到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的大力支持,由蚂蚁集团、芝麻企业信用、网商银行等单位联合起草,体现了浙江省在绿色普惠金融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是全国首个支持小微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金融标准。
“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已成趋势,对推动全社会绿色发展意义重大,但如何将小微企业纳入绿色金融的支持范畴等仍属于前沿课题”,《标准》起草单位之一,北京国家金融标准化研究院研究中心的负责人白璐表示,目前由于小微企业本身数据单薄,亟需建立一套“低作业成本、高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以降低金融机构开展绿色普惠金融业务的成本和难度。
数据显示,我国绿色信贷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但“普惠金融不够绿色,绿色金融不够普惠”的情况仍然存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1年)》指出:“从中长期来看,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仍不足,下一步要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如何让绿色金融惠及在市场主体中占比更多的小微企业,如何以金融方式带动更广泛群体落实绿色发展,成为不少地区金融改革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在“绿色普惠金融”的探索方面,浙江省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实践。在人民银行台州市中支的指导下,蚂蚁集团与北京绿色金融及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在台州“微绿达”平台中,探索并形成了以“流动性贷款绿色识别、主体绿色评价、绿色信息共享”为特点的一整套服务小微企业绿色金融的数字化模式,三个月内即为台州市内的金融机构进行了1.3万笔的流动性贷款识别,识别出350亿的流动性绿色贷款,推动台州辖区内1千万以下绿色贷款占比实现了翻番。
据了解,浙江台州的这次成功探索,基于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发布的《绿色产业推荐目录》、省级政府及国家级行业协会已有的绿色相关推荐目录清单,对行业生产运营全流程中的替代、减量、减污、增效、提质、回收利用等场景进行了梳理分类,发挥蚂蚁集团的数字技术能力,以“线上数据+线下尽调”互补的形式,通过“绿色关键词”智能语义解析、建立“绿色生产资料库”等技术方案,形成了一整套“认绿”“评绿”的数字化方法与模型,从而帮助信贷业务更便捷地实现对小微企业的绿色判别。
此次发布的《小微企业绿色评价规范》团体标准,正是在浙江台州的成功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小微企业绿色评价的对象、原则、指标及程序,经浙江省内金融机构多轮意见征询和修订后正式发布。参加《标准》起草的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的专家认为:数字技术支持“绿色普惠金融”的潜力巨大,《标准》的发布将有效引导并服务于环境效益数据的采集、溯源、处理和分析,为金融机构在低碳资产识别、转型风险量化、ESG信息披露等方面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
“希望《标准》能为绿色普惠金融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思路,也为金融助力实体,以及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启发”,蚂蚁集团研究院院长李振华表示,服务小微企业始终是蚂蚁集团的重要使命,自2016年国家号召发展绿色金融以来,蚂蚁集团一直在积极探索,努力以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绿色发展。据他介绍,除了牵头此次《标准》的起草,蚂蚁集团还与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合作,同期发布了《区块链技术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与建议》《人工智能在ESG投融资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两项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