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优化标准治理结构,增强标准化治理效能,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标准化轨道上来。
标准化立起新标杆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重视标准化是大势所趋、时代所需。《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到2035年,结构优化、先进合理、国际兼容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市场驱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开放融合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全面形成,这为加强我国标准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标准化促进高质量
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进而决定有什么样的市场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基础在于制定高标准,进而推动生产实践。比如,在今年“世界标准日”活动期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的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领域5项国家标准,就有利于为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还要认识到,有了高标准仅是“第一步”,关键在于落实高标准,将其转化成市场竞争优势,促进产品走向中高端,形成品牌、做大做强,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过去一些年,我国旅游民宿行业由于缺乏标准化,服务与品质良莠不齐,发展受到影响。为了规范和引导旅游民宿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行业标准的引领示范作用,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等政策规范,引导旅游民宿业逐步走上健康发展之路。所以说,贯彻落实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能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让标准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质量效益、生态效益等充分显现。
从某种程度上说,标准竞争是最核心的竞争,标准之争就是话语权之争。谁制定标准,谁就有话语权;谁掌握标准,谁就占据制高点。俗话说,“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标准”。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标准是世界的沟通语言,标准化是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通行证,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些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高科技优势,设置以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贸易壁垒,达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多话语权,必须把标准化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强化贸易便利化标准支撑,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化协同发展,从而持续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