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天然气工业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和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两大目标的约束下,我国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型的步伐势必会加快。在传统化石能源中,天然气作为最具潜力的绿色能源之一,必然会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主要增长点和低碳转型的主力军。持续推进天然气标准化工作,成为天然气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
构建天然气技术标准体系,以高标准成就高质量
顺应国家能源战略发展对标准化的需要,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批准成立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天然气标委会)。天然气标委会是从事从井口到用户全过程的天然气及天然气代用品标准化工作的全国性技术组织,负责天然气专业领域内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和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气技术委员会(ISO/TC
193)对口的标准化技术工作。通过20余年的发展,现已构建起以GB 17820《天然气》和GB/T
22723《天然气能量的测定》为核心的天然气技术标准体系,满足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致密砂岩气和天然气代用品安全、健康、环保、高效的勘探开发及生产使用,保障不同气质天然气进入长输管网统一、安全、平稳输送和调配,促进中国天然气工业和天然气国际贸易的发展。
核心标准GB 17820《天然气》发展历程
GB
17820《天然气》强制性国家标准经历了1999版、2012版和2018版三版标准,总硫、硫化氢等限制指标持续降低(总硫从最早的350mg/m3降低至目前的20mg/m3),发热量等关键指标持续提升,保证了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技术优势。2017年,天然气标委会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简称天然气研究院)收到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关于抓紧修订天然气质量标准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第4091号文),立即展开GB
17820《天然气》的修订工作,协调天然气的生产、输送、使用、科研等相关方进行10余次反复研讨、审查,确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天然气质量指标。该标准的制修订推动了天然气产品质量持续升级。
天然气标准国际化进程
从1988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气技术委员会ISO/TC
193成立之初,天然气研究院就开始对这个国际标准化组织进行持续跟踪研究,积极跟进国际标准为我国所用。同时,在采标的基础上推进标准实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创新。2010年,首次将我国自主研发的天然气氧化微库仑法总硫含量检测技术和国家标准推向国际。2011年,中国成为ISO/TC
193/SC 1/WG 22国际标准起草工作组召集者,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国际标准制定。2014年,ISO正式出版ISO 16960 “Natural
gas-Determination of sulfur compounds-Determination of total sulfur by
oxidative microcoulometry
method”,该标准是我国天然气工业负责制定的第一项国际标准,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项目奖二等奖。至今,我国已牵头制定5项天然气国际标准,将ISO/TC
193近10年的贡献率提升至全球第2,实现对国际标准从跟随、参与到领跑的转变,为国际天然气工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国务院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快天然气开发利用,促进协调稳定发展,是我国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路径。未来,天然气标委会将继续助力NQI国家质量基础建设和推动检测装备国产化发展,使天然气标准化发展支撑国家天然气产业政策的实施,牢牢把握“双碳”目标,助力天然气工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