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兴则国家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被放在重点任务的首位。2021年,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上,我国的科技创新将开启怎样的新局面?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又将为之付出怎样的努力?本期《中国访谈》,就此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
以下是采访实录:
中国网:近年来,我国在很多领域实现“后发先至”,在攻关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方面,创新型领军企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如何发挥好创新创造生力军的作用?
周云杰:这首先是观念问题:到底需要一个制造大国还是一个品牌强国。要创品牌强国,一定要有自主创新,要有自己的专利和标准。
中国家电业有自己的特殊性。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2019年,根据世界的权威调查机构欧睿国际调查,中国白色家电制造量占全球56%,但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占有率约为8.9%。也就是说,中国品牌在海外大部分还是以代工为主,自主品牌比较少。
非常庆幸的是,从创业之初,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先生就坚持自主创牌。海尔的全球产品自主率近100%。在海外占比8.9%的中国品牌里,海尔贡献率约为71%。虽然,在海外创牌要做到渠道、品牌、营销、研发的全方位投入,甚至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影响海尔的盈利能力,但我们仍然认为是非常值得的。
中国网:“十四五”规划建议里提出,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您怎么看待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在基础研究上面,企业还需要哪些支持?此外,在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上面,您有哪些建议?
周云杰:科技创新永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因为保障供应链安全,变成自主可控产业体系,一定离不开科技创新。所以工信部推出几个国创中心,他的任务和使命就是要突破行业“卡脖子”技术难题。
我们已经申办了高端智慧智能家电国创中心,通过它我们希望可以成为家电领域,特别是高端家电领域里的世界引领者。这需要许多专利与技术支持,我们联合十五家企业一起进行联合攻关,并由众多院士一起参与。现在,中国家电领域80%的国际标准专家、80%的国际标准提案来自海尔。
中国网:您的议案连续多年关注工业互联网,建议在全球竞争新形势下,推动中国工业互联网走向世界,把握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机遇,保障第四次工业革命话语权。您怎么看待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之间的关系?
周云杰:现在,工业互联网是时代给中国企业的机会,中国在消费互联网包括移动支付方面,应该说走在世界前列。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我认为中国仍然有这样的优势,工信部关于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三年规划,是非常贴合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的,如果做得好,3到5年后,中国会形成自己的差异化竞争力。所以,我提案的核心也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互联网体系,可以支持中国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概分三个部分:第一个是网络。主要国家层面,一个确定性骨干网络,还有企业内部要做网络化。第二个是平台,企业要干的。第三个是安全,需要国家企业各个层面都要做的事情。
关于自主平台建设,至少三个方面要做出特色来。
首先,标准世界占位。在工业互联网领域里面,一定要建立标准的话语权。我们大规模定制方面,在国际上已有三个国际标准组织(ISO、IEEE、IEC)把我们作为牵头单位,但工业互联网里边还有很多标准,工业APP、工业软件等等;有很多标准可以掌握世界标准的话语权。有了标准话语权,将来会使我们的自主可控显得有底气。
其次,做出中国特色。要发挥中国制造大国和消费大国的特点,把工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进行有效对接,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发展在世界上是快速而领先的。把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有效对接,把用户带到工业互联网,让用户能够参与全流程设计,实现工业互联网的差异化。工业互联网即使实现了更高程度的智能化、无人化,但是如果没有用户参与,产品不能根据用户需求迭代,就会失去方向。
最后,坚持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对工业互联网的认识,起初不一定是高大上的、大而全的东西。反而可以从逐个行业、逐个模块突破,只要有一个总体蓝图就可以分步做好。
通过工业互联网各个行业的样板打造,会给中国无数个细分的行业做出更多隐形的世界冠军,从而形成中国的工业互联网。虽然看起来散,但国家有一个总体规划,各个平台也有各自规划,先易后难,先简后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