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近日正式公布,要求将质量强国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其中特别提出,加快质量标准的提档升级,开展重点行业的国内外标准比对,开展对标达标活动。
加快质量标准的提档升级,首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种方法论。这是一个发展趋势,当然首先也需要我们纠偏一种陈旧的观念:市场经济不过是一分钱一分货。
质量升级,首先要摆脱“价格决定论”。日常经济生活中,会碰到许多类似现象:一件产品很低劣,但通过低价促销,销路就很广阔;一个品牌想走质量竞争路线,却往往竞争不过海量的山寨、冒仿,最后从市场消失了;有的产品看似价格低廉,走的是低端路线,但如果严格以质量标准衡量,这些产品可能根本不具备市场准入资格。一个市场,如果产品质量普遍不高,消费者被迫进行次优选择,价格看似唯一的信号,但作用的是次优选择,也就是一种低层次的供需关系。
这样的市场,只是一个简单粗暴的、功利主义的市场,生产者提供的产品都不去追求更高标准,劳动者提供的服务都不追求精益求精,我们享受的消费品都只是“可以将就一下”。房屋装修,一个阀门买了又坏、坏了又买,不影响住房安全,可以将就一下;工人作业,六个螺丝孔只装好了四颗螺丝钉,刚好可以正常使用,就可以将就了。久而久之,一种简单粗暴的市场观念开始固化:不违法、不危险、吃不死人就是合格,剩下的都由价格去决定。
作为经济学常识,市场起作用的前提,是一个社会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但很多时候,我们接受的熏陶只是供需平衡、价格合理,譬如一桌饭剩下了一大半不要紧,只要付过费就可以了,我们习惯了用价格去衡量一件商品,却忽略了商品背后凝结的物产资源往往不是用钱可以换来的。质量不提升,粗制滥造横行,我们的市场就是在大量消耗资源,所谓低劣产品,意味着大量的重复消费、重复生产,导致资源浪费,而这种浪费,在市场价格机制中却根本得不到衡量。
国家提出开展“国内外标准比对”,就是要对标最高标准,把中国的质量标准提上去。这是一种理性思维的结果。在市场上,很多企业仍然被“车站码头式经营思维”支配着,而“车站码头式经营思维”充满着实用主义的狡黠,他们并不想建立自己的品牌和美誉度,而整个市场环境也不会倒逼他们做出改变。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提供外力,优化市场结构,推动供需关系进入一个更高的层级。
对标世界最高标准,意味着中国企业要打进“价高质优”市场,也就是中国企业要由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提升。市场很大,企业针对低、中、高端市场如何定位,这本是企业自己的事。但追求“价廉”的企业多了,就不仅是影响企业自身的盈利水平,也影响国运。对标世界最高标准,就是为“中国制造”明确质量标杆,一方面要实施正向激励,另一方面要向企业传导压力。特别是让那些质量上无所追求的企业慢慢没有生存土壤,把生产假冒伪劣的企业淘汰出局,这是最基础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