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草床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
 |
标准编号:DB46/T 688-2025 |
标准状态:即将实施 |
|
标准价格:0.0 元 |
客户评分:     |
|
立即购买工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
|
|
|
|
|
本文件提出了海草床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确立了海草床生态修复的程序,规定了修复选址、分析诊断、方案制定、方案实施、跟踪监测、效果评估和养护管理各阶段的操作指示和要求,以及上述阶段之间的转换条件,描述了标记方法和过程记录等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海草床生态修复、跟踪监测与效果评估。 |
|
|
|
英文名称: |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seagrass bed |
标准状态: |
即将实施 |
中标分类: |
农业、林业>>水产、渔业>>B51海水养殖与产品 |
ICS分类: |
农业>>65.150捕捞和水产养殖 |
发布部门: |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发布日期: |
2025-04-15 |
实施日期: |
2025-06-01
即将实施 距离实施日期还有18天 |
提出单位: |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 |
归口单位: |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 |
起草单位: |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海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南海岛绿能科技有限公司、海南蓝泰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吴钟解、周毅、陈石泉、王道儒、张剑、邱广龙、韩秋影、沈捷、周智、蔡泽富、陈晓银、刘松林、贾舒雯、王义、章翔、翁文明、李元超、王发云、林声康、陈家强 |
|
|
|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海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南海岛绿能科技有限公司、海南蓝泰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钟解、周毅、陈石泉、王道儒、张剑、邱广龙、韩秋影、沈捷、周智、蔡泽富、陈晓银、刘松林、贾舒雯、王义、章翔、翁文明、李元超、王发云、林声康、陈家强。 |
|
|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原则 2
5 工作流程 3
6 修复选址 3
7 分析诊断 3
8 方案制定 6
9 方案实施 7
10 跟踪监测 9
11 效果评估 11
12 养护管理 11
13 追溯方法 12
附录 A(资料性) 海南海草形态分类及移植方法 13
附录 B(资料性) 一种基于 grb 和网格模式的植被覆盖度测定方法 14
附录 C(资料性) 海草床生态修复适宜性评估指标赋分 15
附录 D(资料性) 海草移植区定位 17
附录 E(资料性) 记录表格式 18
附录 F(资料性) 海草床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指标满分参考 20 |
|
|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T 12763.2 海洋调查规范 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GB/T 12763.6 海洋调查规范 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GB/T 12763.8 海洋调查规范 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
GB/T 12763.9 海洋调查规范 第9部分:海洋生态调查指南
GB 17378.4 海洋监测规范 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 17378.5 海洋监测规范 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GB 18668 海洋沉积物质量
GB/T 41339.4 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 第4部分:海草床生态修复
GB/T 45031 海草床生态修复监测与效果评估技术指南
HY/T 083 海草床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HY/T 0460.6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6部分:海草床
SC/T 9401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DB46/T 657(所有部分) 海洋牧场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