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微型底栖生物调查规范 |
|
标准编号:HY/T 140-2011 |
标准状态:现行 |
|
标准价格:33.0 元 |
客户评分: |
|
本标准有现货可当天发货一线城市最快隔天可到! |
|
|
|
|
|
本标准确定了海洋微型底栖生物调查的基本要求,确立了采样和固定、分离和培养、离心和提取、染色和制片、定性和定量分析等一般规定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潮间带、浅海和深海等不同生境的海洋微型底栖生物调查。 |
|
|
|
英文名称: |
Specifications for the survey of marine microbenthos |
中标分类: |
综合>>基础学科>>A45海洋学 |
ICS分类: |
数学、自然科学>>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
发布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 |
发布日期: |
2011-05-09 |
实施日期: |
2011-06-01
|
提出单位: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归口单位: |
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 |
主管部门: |
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 |
起草单位: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起草人: |
类彦立、徐奎栋 |
页数: |
36页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
155066·2-22313 |
出版日期: |
2011-06-01 |
|
|
|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类彦立、徐奎栋。 |
|
|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要求 1
4.1 主要观测量 1
4.2 辅助观测量 1
4.3 观测站点与层次设计 1
4.4 文档与图件 2
4.5 调查的技术要求和程序步骤 2
4.6 质量计划和质量控制措施 2
5 采样和固定 2
5.1 海上采样 2
5.2 潮间带采样 3
5.3 活体样品采集 3
5.4 采样管 3
5.5 样品处理 3
5.6 环境因子的测定 3
6 活体微型底栖生物调查 4
6.1 方法概述 4
6.2 设备材料 4
6.3 样品分离和培养 4
6.4 观察和记录分析 5
7 底栖微藻和底栖细菌调查 5
7.1 方法概述 5
7.2 用于实验室操作的荧光染色 5
7.3 用于船上操作的荧光染色 7
8 底栖原生动物调查 8
8.1 方法概述 8
8.2 工具和试剂 8
8.3 Percoll离心分离技术 8
8.4 Ludox离心分离技术 9
8.5 定量蛋白银染色技术 10
9 微型底栖生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3
9.1 显微镜检分析 13
9.2 常用群落参数的计算 13
9.3 填写报表 14
9.4 统计分析和绘图 14
10 调查成果内容及要求 14
10.1 原始记录 14
10.2 文档 15
10.3 元数据 16
10.4 图件 17
10.5 调查结论 17
10.6 成果的质量评估 1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微型底栖生物的几个主要类群图 18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微型底栖生物采样和镜检记录表 19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微型底栖生物调查的几种仪器设备图 21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微型底栖生物的生物量转换系数表 22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微型底栖生物调查的几个关键技术流程图 23
附录F(规范性附录) 微型底栖生物的生物体积计算公式 25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各种溶液的配方和配制 27
参考文献 29
图A.1 微型底栖生物的几个主要类群图 18
图C.1 真空过滤系统图 21
图C.2 滤膜筐图 21
图E.1 底栖微藻和细菌萤光染色技术流程图 23
图E.2 Percoll离心分离技术流程图 23
图E.3 Ludox离心分离技术流程图 24
图E.4 定量蛋白银染色(QPS)技术流程图 24
图F.1 微型底栖生物的生物体积计算公式图 25
表B.1 微型底栖生物采样记录表 19
表B.2 微型底栖生物镜检记录表 20
表D.1 微型底栖生物的生物量转换系数表 22 |
|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763.1 海洋调查规范 第1部分:总则
GB/T12763.6 海洋调查规范 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