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红铃虫测报技术规范 |
 |
标准编号:GB/T 15801-2011 |
标准状态:现行 |
|
标准价格:43.0 元 |
客户评分:     |
|
本标准有现货可当天发货一线城市最快隔天可到! |
|
|
|
|
|
本标准规定了越冬幼虫化蛹和羽化情况、成虫诱测、卵量调查、虫害花和羽化孔及单铃活虫数调查、越冬虫量调查、预测方法、发生为害期和发生程度划分及为害损失统计和测报资料汇总和汇报方法等内容。
本 标准适用于棉红铃虫测报调查和预报。 |
|
|
|
英文名称: |
Rules fo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 of the cotton pink bollworm(Pectinophora gossypiella(Saunders)) |
替代情况: |
替代GB/T 15801-1995 |
中标分类: |
农业、林业>>植物保护>>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 |
ICS分类: |
农业>>农业和林业>>65.020.01农业和林业综合 |
发布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发布日期: |
2011-09-29 |
实施日期: |
2011-12-01
|
首发日期: |
1995-12-08 |
提出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归口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主管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起草单位: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起草人: |
夏冰、周国珍、齐立、张跃进、施伟涛 |
页数: |
24页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1-12-01 |
|
|
|
本标准代替GB/T15801—1995《棉红铃虫测报调查规范》。
本标准与GB/T15801—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 增加了预测预报方法内容,名称由《棉红铃虫测报调查规范》改为《棉红铃虫测报技术规范》;
b)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部分,其中定义了虫害花、羽化孔等内容;
c) 增加了成虫灯光诱集方法内容;
d) 增加了发生程度量化指标;
e) 增加了附录D棉红铃虫模式报表、附录B棉红铃虫性诱剂有效组分;
f) 删除了棉花生育状况调查;
g) 对原版本中观测圃的设置方法做了调整;
h) 虫害花和羽化孔及单铃活虫数调查单位由原版本的面积改为具体株数;
i) “每667m2 越冬虫量”规定为“每667m2 籽棉含虫量”和“每667m2 枯铃含虫量”之和。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冰、周国珍、齐立、张跃进、施伟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5801—1995。 |
|
|
|
|
|
客服中心 |
有问题?找在线客服 |
 |
|
|
|
温馨提示:标准更新替换较快,请注意您购买的标准时效性。 |
|
|
|
|
必备软件下载 |
Adobe Acrobat Reader 是一个查看、
阅读和打印PDF文件的最佳工具,通
过它可以查阅本站的标准文档 |
 |
|
|
|